罗汉坐像


明代
15世纪上半叶
中国
铜鎏金
罗汉・弟子
高80公分
2016.16

罗汉梵文Arhat,又称阿罗汉,又有译为应真,是声闻当中修行得证的最高境界。罗汉在早期的佛教里,多为释迦牟尼弟子当中的得道者,他们借由修行破除一切烦恼,并得到六通后,方能成为罗汉。而在大乘佛教的经典当中,释尊在入灭之际,还另行嘱托十六大阿罗汉,不入涅槃,为现世护法,所以罗汉除了是修行者外,后来也带有护持佛法,度化众生,解除危难的性格。

这尊罗汉坐像头部略呈椭圆形,面如童子,神色俊朗。鼻梁挺拔,眼神下视,唇角略扬,面带笑意。罗汉穿着右袒式袈裟,结跏趺坐,双手掌心向上置于胸前,原先应捧有器物,今已佚失。造像身躯略呈宽肩细腰,肩部圆润,胸膛健壮而饱满。

此件造像与明代永乐(1403-1424),宣德(1426-1435)宫廷施造的佛教造像在风格上有颇多相似之处,如衣纹规整的圆弧突脊,衣领的三角形翻折,以及转折立体的五官与富有弹性身躯肌理都与明初的永宣造像即为近似,虽然目前永宣造像未见罗汉的题材出现,但依其体量与精湛的塑造技巧,应能推测此作与明初宫廷作坊间似有密切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