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立像


唐代
7世紀
中國
石灰岩
菩薩
高 160 公分
2017.60

此件初唐觀音菩薩立像源自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於洛陽伊水東西兩崖的峭壁之間,約開創於北魏(386-534)晚期,現存約兩千餘窟,以北魏晚期和唐代貞觀六年(632)至天寶十四年(755)是石窟雕鑿最為興盛的兩個時期。

此件觀音菩薩立像原屬於第1038號窟趙客師洞,洞窟形制為穹廬頂,馬蹄形平面,主龕為五尊式大像,南北兩壁均開龕造像。該窟是北魏晚期所開鑿的窟洞,因故中輟,後來初唐時期繼續在原有基礎上開龕,洞中猶存有唐高宗永淳二年(683)之〈魏簡公盧公妻李氏造彌勒像記〉,亦為此窟的斷年提供有力證據。

觀音菩薩右手持淨瓶,左手拿蓮花於胸前,髮梳高髻,頭戴花冠,臉型長圓,兩頰豐腴柔軟,眉毛以弧形陰線刻劃,兩眼下視,可見眼內瞳仁,鼻樑略寬,兩翼飽滿,嘴部雕琢細膩,雙唇略張,似欲言語,神情喜樂慈祥。

菩薩的身軀仍略顯清瘦,兩肩削圓,胸口平實,胸前掛有項鍊,身披天衣和瓔珞,瓔珞於腹部交叉成X形,復於兩膝處向身後環繞。下身穿著長裙,裙帶繫紮於腰際,裙頭反折,天衣和瓔珞層疊的關係交待清楚。

此作無論是在神情的塑造,或是身軀比例、服飾的雕鑿上,都相當出色,亦可看到工匠熟練的使用不同的線性弧脊來呈現布料翻動的感覺,堪稱是初唐時期的精品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