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坐像
明代
16-17世紀
中國
銅漆金
菩薩
高 111 公分
2017.55
銅漆金工藝是將生漆塗布造像表面,待漆層乾燥後再施以泥金,以達到防範鏽蝕的目的。但由於泥金容易脫落,常露出底下黑褐色的生漆氧化層,像是這尊觀音像表面就可見到金層呈片狀酥化的情況,所幸金彩仍大半留存,僅下半身剝落較為嚴重。
觀音菩薩髮梳高髻,髮辮順著兩肩垂落,耳朵穿戴花朵形耳飾,頭戴鏤雕蔓草冠,寶冠正中有一尊結跏趺坐、手結禪定印的阿彌陀佛。冠側的寶繒結一圈環帶後,從耳朵後方下垂,飄揚在肩膀上方。菩薩的臉型方圓,五官勻稱,兩頰起伏平緩,上眼瞼寬大,雙眼細長,鼻子寬平,嘴秀唇薄,面帶微笑。菩薩上身袒裸,肩披天衣,胸佩複雜而華麗的瓔珞,下身穿長裙,結跏趺而坐。雙手持物均已佚失,右手舉於腹前,拇指與食指輕捻,左手則平放於膝上,掌心朝上。
菩薩的身軀瘦長,雙肩方圓,胸口平板,頭部略向前傾,下身的形塑概念化,雙腳成塊狀結構,腳掌平板。服裝的紋飾刻劃細緻,在服飾邊緣的條帶上,鏨刻坐佛、雲紋和連珠紋。這些佛像皆結禪定印跏趺坐於蓮台之上。冠有阿彌陀佛是觀音菩薩的重要圖像特徵,但在觀音披帛和下裙上刻劃坐佛的表現特殊,十分罕見,故此像亦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