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坐像
遼代
916-1125
中國
木雕彩繪
菩薩
高 66 公分
2018.08
觀音菩薩的法相千變萬化,8世紀時唐人依據《華嚴經》創造出一手撐在岩石座上,一手擱在支起膝頭的觀音形象,姿勢自在而閒適。這種如意坐觀音成為中國11至13世紀觀音像的重要典型,在宋(960-1279)、遼(916-1125)、金(1115-1234)的佛教造像中十分常見。
此尊觀音面呈橢圓,下頷較方,頭梳高髻,戴雲紋冠,冠飾中央稍有殘損,化佛僅存半身,菩薩五官集中,眉骨與眼窩轉折淺緩,兩眼上挑微睜,眼神直視前方,唇部紅潤飽滿,秀口小嘴,下巴方突,眉毛與髭鬚皆以青色細線描繪。觀音菩薩右腿支起,左腿平放,右肘平放於膝上,左手撐地,上身袒裸,胸佩瓔珞,天衣覆蓋雙肩後順手臂而下,絡腋自左肩斜至右腹,手臂穿戴臂釧和手環。菩薩頭部比例略大,兩肩較窄,胸部挺實,腹部肌肉隆起且厚實鬆軟,身姿稍向一側偏移,體態自然。
觀音像的肢體形塑精湛,仔細地表現肌肉的起伏變化,掌部豐滿緊實且富有彈性,手指的肌理鬆緊有度且姿態充滿細微變化,處理手法細膩。此尊觀音的神情肅穆,胸線較低,身軀豐實但不粗重,呈現遼代造像的特色。菩薩下身穿著長裙,於明代 (1368-1644)曾經重修,裙裳的膝部和邊緣處瀝粉泥金的雲紋和金彩,皆為明代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