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盧遮那佛坐像


明代
16世紀
中國
銅鎏金
諸佛
高 56 公分
2017.28

毗盧遮那佛不僅為密教胎藏界和金剛界的主尊,亦為華嚴世界教主,是顯密佛教的重要神祇,形象複雜多變,所結法印也有所不同。這尊明代毗盧遮那佛,雙手握於胸前,左拳入右拳內把之,兩隻食指直伸,指尖輕觸相依,手結最上菩提印。

此一形象的毗盧遮那佛造像出現時間較晚,見於宋代 (960-1279)以後,主要流行於華北地區。明代 (1368-1644)之後,隨著漢地寺院興起建造毗盧殿的風氣,結最上菩提印的毗盧遮那佛隨之流行,成為當時最普遍的毗盧遮那佛像樣貌。

毗盧遮那佛像的肉髻隆起,小螺髮,飾有髻珠,面形方圓,上眼瞼另加一陰刻線條,眼眶下方有臥蠶,兩頰豐潤,鼻挺唇薄,神情莊嚴。身著雙領下垂式袈裟,下著長裙,結綁繩帶於腹前,結跏趺坐,台座已失。佛像的身軀健壯,雙肩方圓,胸口平實。並表現了眉間有白毫、手足纖長、胸有卍字、足有相輪等佛陀的相好。

袈裟衣緣飾以各式花草圖樣與連珠紋,衣紋規整,腿部衣紋較疏,褶襞多對稱布排,衣裙層疊翻動,質地較為厚重。明代中期造像雖對於衣服質地的形塑漸趨形式化,但強調衣上裝飾紋樣的刻劃,形成獨特的時代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