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坐像


明永樂時期
1403-1424
中國
銅鎏金
菩薩
高 18.5公分
2018.05

文殊菩薩,梵名Mañjuśrī,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佛教信仰中的智慧象徵,大多以劍和般若經作為其重要的持物特徵,並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脇侍菩薩,因而被稱為華嚴三聖。永樂時期(1403-1424),宮廷作坊開始大量製作銅鎏金的藏式佛像,造像上多帶有「大明永樂年施」銘款,因而被稱為永樂造像,此件作品即為其中之一。由於永樂造像是做為餽贈給西藏上師的國禮,製作過程常責成藏僧監製,因此造像在圖像或是風格上,均受到西藏影響,亦與同時期的西藏造像頗為相近。

此尊文殊菩薩髮梳高髻,髻頂裝飾珠寶,頭戴五葉冠與圓形耳璫,臉型方圓,兩頰豐滿圓潤,額頭正中處有水滴型的白毫,眼睛形狀細長波折,眼神下視,嘴部含帶笑意,神態優雅。菩薩雙手作轉法輪印,並各執蓮枝,蓮花於兩肩處盛開,左側蓮花上置智慧劍,右側蓮花托承般若經,象徵破除煩惱執念,達到智慧圓滿的境地。

菩薩上身袒裸,穿戴瓔珞與天衣,下著長裙,結跏趺坐於仰覆蓮台。菩薩身軀重心稍向一側偏移,塑造出一種閒適的動態美感。下裙質地較厚,衣褶襞面隆起,衣紋交疊,具層次感,巧妙將漢地特色融入藏式造像之中。永樂造像不但是明初漢藏交流之下的見證,而且製作工藝技巧純熟、造型細緻精美,是明代宮廷佛教造像的巔峰之作。